十、气瓶外表面颜色、字样、字色、色标等环节标记是否符合GB 7144-88《气瓶颜色标记》的规定。
在检查发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颜色标记脱落、用户自行喷涂颜色标记和用一种颜色遮盖另一种颜色的气瓶,必须慎重对待,作好记号,列为瓶内气体重点分析。如分析瓶内气体不属欲装气体,按上述第一项要求处理;瓶内气体符合欲装气体,按上述第三项处理。
检查气瓶颜色标记,一定要认真仔细,略有粗心即可酿成事故。例如197x年,辽宁省某化工厂因急需氢气,便找了10只氧气瓶,责成本厂氧气站涂上氢气瓶规定的颜色标记后,便运到另一化工厂充氢。氢气站在检查时,发现防震圈复盖下的瓶壁是天蓝色,但未引起检查员的警惕,心想“师傅厂送来的瓶错不了”,就转到充装间。当时充装台恰好空二只瓶的位置,便从刚运来的10只气瓶中抽了2只到充装台上。瓶阀开启后,充装台上的气瓶瓶阀全部喷出火焰。在场充装员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关闭了瓶阀,切断火焰后,将管道和瓶内气体排放,避免了事故扩展。事后追查事故原因时,发现送来的气瓶内均有剩余氧气,其中一只气瓶内竟存有80kgf/cm²的氧气。
近10余年来,瓶装气体混装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尤其可燃气体与氧气混装后酿成的爆炸事故基本年年都有。有的造成机毁人亡房倒塌,损失十分惨重。1988年8月29日,四川省崇庆县崇阳镇西郊村制氧厂,在充装台混入一只装有氢气的气瓶,当充装压力约升至13兆帕时,其中两只气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充氧装置被炸毁,两名充装员当场死亡,一名制氧员受伤,充装间可库房炸成一片废墟。
对局部涂有新漆或局部漆色有异的气瓶,必须把新漆或异样漆膜刮去检查瓶体状况,以防用户用油漆遮盖瓶体上的缺陷。以往在检查中就曾发现用户用钢板焊补瓶体圆形开孔,用焊锡填补瓶体凹陷,用铜塞或铅塞铆塞瓶体穿孔,用油腻子或玻璃腻子填补瓶体划痕,用锉刀或手提砂轮修磨瓶体上的焊疤,等等。用户在瓶体作的种种手脚,都威胁着气瓶安全充装和使用。因此,在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漆膜下可能遮盖的瓶体缺陷。发现存在缺陷的气瓶,应按上述第一项要求处理,事后再按上述第三项要求处理。
十一、气瓶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并符合技术要求。
气瓶安全附件包括瓶帽(可卸式、固定式)、护罩、易熔合金塞、防震胶圈等,其中除易熔合金塞外,均属于不可忽视的检查项目。
1.检查瓶帽和护罩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1)气瓶缺少瓶帽或护罩时,应与补齐;
(2)瓶帽或护罩破损、松动时应更换或调配;
(3)可卸式瓶帽上无写气孔的,应更换;
(4)固定式瓶帽上帽口与瓶阀六角手柄不同心时,应找出原因,更换瓶帽、六角手柄或瓶阀。更换瓶阀应由气瓶定期检验站进行;
(5)固定式瓶帽侧帽口与瓶阀侧嘴不対正时,应予调整且不饿的妨碍用户装配减压器或螺帽接头;
(6)固定式瓶帽装配应紧固,对无法紧固的应更换;
(7)护罩固定螺栓松动或脱落时,应旋紧或配齐。
2.检查易熔合金塞应注意下列事项:
(1)易熔合金塞是否脱落;
(2)易熔合金塞装配是否紧固;
(3)易熔合金是否松动;
(4)易熔合金是否流失;
(5)易熔合金塞是否存在其他不密封缺陷。
发现易熔合金塞有缺陷的气瓶,应按上述第三项要求处理。
3.检查防震胶圈应注意下列事项:
(1)防震胶圈失落,应予配齐;
(2)防震胶圈尺寸不符合规定,应予更换;
(3)防震胶圈破裂、脱层,应予更换。
推荐阅读:气瓶充装前的检查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