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气瓶充装前的检查第六节
2017-10-17 返回上一级

  十四、气瓶内有无剩余压力(气体),剩余气体与欲装气体是否相符合

 

  检查瓶内剩余压力(气体)和气质,应在瓶温与环境温度接近时进行,因瓶温过低尤其是冬季测定压力和取样分析是很困难的。在瓶内剩余压力低于规定的情况下,还可能因测不出压力而将气瓶错判成空瓶。

  在室内温差大于30℃时,为便于检查剩余压力和取样分析,应将气瓶移至室内静置4小时(溶解乙炔气瓶8小时)后再进行压力和取样分析气质。

  检查剩余压力,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判断下列事项:

(一)瓶内有一定压力,表示该瓶气体在未用完之前,即已关闭瓶阀,该瓶未做其他用途。

(二)瓶内即有剩余压力,外界杂物即不易进入瓶内。

(三)瓶内有了相当剩余压力,该瓶在充装前勿需再行置换或真空处理。

(四)对于溶解乙炔气瓶,还可根据剩余压力和测定剩余压力时的环境温度,查阅乙炔在不同剩余压力和环境温度下的重置溶解度。

  检查剩余压力,对经验丰富的检查员,通常是以瓶阀开启后喷出的气流缓急和声音判断瓶内剩余压力的大小。这种做法有利于提高检查速度。初学者应学习这种检查经验。

若对剩余压力检查有特殊要求时,则必须使用专用压力表进行测定。例如,对溶解乙炔气瓶就必须用压力表测定瓶内剩余压力,并规定其剩余压力小于一定的要求时,必须分析瓶内剩余气体的纯度。纯度低于98%时,需要对气瓶进行真空和置换处理。

  在测定剩余压力连接压力表之前,应微开瓶阀吹除1-2次,将阀内落入之杂质吹出。

  在检查剩余压力时,若发现瓶内压力高于充气压力1/2的永久气体气瓶,或瓶内气体量高于充装量1/2的液化气体和溶解乙炔气瓶,应做好记号退还用户。

"剩余压力"和"剩余气体"两个术语,并没有剩余多大压力和剩余多少气体的量的含义。一瓶充有150kgf/cm²(14.7MPa)压力、6m³氧气的气瓶,使用看145kgf/cm²(14.2MPa)压力、5.8m³氧气,瓶内余留下来的5kgf/cm²(0.49MPa)压力、0.2m³氧气,叫做剩余压力、剩余气体;使用了25kgf/cm²(2.45MPa)压力、1m³氧气,瓶内余留下来的125kgf/cm²(12.25MPa)、5m³氧气,也叫剩余压力、剩余气体。所以不能理解为"没有多大压力,大不了一两个压力"和"没有多少气体,最多100升",而不去注意安全防护工作。任何在检查"空瓶"时还会遇到用户误送的"满瓶"

  在开启瓶阀检查剩余压力和气质时,人身应立于瓶阀侧接嘴的侧面,不准站在侧接嘴的对面或背面,面部也不准与瓶阀顶端相对,以防侧接嘴喷出的气流及其夹带的颗粒杂物击伤,或被气流反作力推到的气瓶砸伤,或被脱扣飞起的手柄、轴阀和六角封严帽打伤。

  近几年来,有些城市的气瓶改戴固定式瓶帽,瓶阀手柄相对应地由没化妆改为六角状。由于六角帽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缺陷,在开启瓶阀转动六角手柄时,瓶阀封严帽往往随六角手柄同时转动,脱扣后连同轴阀、六角手柄即被瓶内气体打出很容易伤人或酿成其他事故。

  现在使用的乙炔瓶阀,其阀轴的硬度不够,使用一段时间,阀轴顶的四个直棱角便被拧成螺旋棱。如果螺旋棱卡在封严帽阀轴孔上,开启瓶阀时封严帽便随轴阀同时旋转以致脱扣弹出。这也是开启瓶阀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对于装有新瓶阀的气瓶,在开启瓶阀前,务必先检查其封严帽是否旋紧。发现封严帽未旋紧,应予旋紧,以防开启瓶阀时泄露气体或脱扣打击酿成事故。

启闭瓶阀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使用凿子、锤子、管钳等易损阀件的工具。启闭瓶阀应缓慢操作,不准操之过急,以免产生过高的摩擦热。开启装有压力表(或减压器)的瓶阀更应缓慢操作,以防在连接管和压力表(或减压器)内形成过高的压缩热。摩擦热和压缩热均有可能导致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瓶阀燃烧或压力(减压器)的爆炸,甚至还会导致气瓶爆炸事故。操之过急即使不发生燃烧爆炸,也会损坏瓶阀的部件、螺纹和密封垫。

  在关闭瓶阀时,除了要求不准操之过急,还不准关的过紧,因关的过紧同样会损坏阀件、螺纹和密封垫,并有可能为下次启闭瓶阀带来麻烦和危险。

  对于瓶阀无法开启的气瓶,应转交气瓶定期检验站处理,严禁在检查现场擅自修理瓶阀。

  发现瓶阀开启后无剩余压力(气体)的气瓶,务必谨慎对待,不可网名确定是"空瓶"宁肯把"空瓶"当成"满瓶"对待,切勿吧"满瓶"当成"空瓶"对待,以防被可能出现的"空瓶"假象蒙蔽酿成事故。因为在阀件损坏、阀芯卡住或瓶内存在锈渣、锈泥、沙粒、铁屑、结冰等杂物的情况下,均有可能使瓶阀放不出气来。倘若该瓶是用户误送的"满瓶"或剩余压力很大的气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被高压气流及其夹带的杂物击伤。

  对瓶阀手柄开启后无剩余气体排出的气瓶,应该依瓶阀的不同型式,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隔膜式和球压压膜式瓶阀,应采用洗耳橡胶球吸取瓶内气体。若仍无气体排出,将瓶阀手柄转回到全部关闭位置后,再倒回半圈或一圈,用小锤轻轻敲击阀体,或用金属针从侧接嘴稍挑动阀芯,倾听有无气体泄出。如果还是没有气体泄出,则将手柄再升半圈或一圈,然后再按前法进行检查。

  从事上述检查时,须注意人体应立于瓶阀侧接嘴的侧面,避免高压气体正面冲击。、

  对于阀芯不肯升起的隔膜式和球压隔膜式瓶阀以及其他型式的瓶阀,都必须转交气瓶定期检验站处理。

  检查瓶内剩余气体的气质,其目的有二:一是防止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在瓶内混合成具有爆炸性的爆鸣气;二是保证充装后瓶内气体纯度符合标准。

  检查瓶内剩余气体气质的最佳方法是采用仪器测定和化学分析,即可定性又可定量,既能保证安全又能保证气体纯度符合标准要求。利用仪器测定或化学分析检查气质时,如发现有害不纯物含量超过其爆炸下限1/5~1/4(体积)的剩余气体,则该瓶严禁充气,按上述第一项要求处理。

  经测定或分析确认瓶内剩余气体与欲装气体同属一种,且不含相抵触成分,唯有纯度不符合规定的气瓶,以及没有剩余气体的乙炔气瓶,应规定进行置换或真空处理。

  现在还有些瓶装气体充装站仍然采用简易的化学反应和火焰特征鉴别瓶内剩余气体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只能做到对剩余气体的一般定性,其作法大致有一下几种:

  (一)鉴别氯、氯化氢、氧氯化磷、二氯二甲硅烷等气体的气瓶,用浸过氨水的布片或棉花球接近瓶阀侧接嘴,如发生白雾,即为检查合格,对砷化氢、氨、磷化氢等气体的气瓶,分别用氯化汞试纸,浸过水的红色石蕊纸、氯化银和碘化钾试纸,接近瓶阀侧接嘴,如试纸变色,即为检查合格。

  这种检查需要经验丰富者担任,否则也会出现错误的鉴别。例如,鉴别氯气瓶时,如果瓶内倒灌有三氯化锑、五氯化锑、氯仿、氢氟酸等,用浸过氨水的布片或棉花球检查,照样也会产生白雾。

  (二)用火焰特征鉴别剩余气体气质,只适用于氧气、氢气、氮气、空气和氩、氦、氪、氙灯稀有气体以及接触明火不产生毒气的其他气体气瓶。

这种方法是用洗耳橡胶球,从瓶阀侧接嘴抽取气样,然后吹向点燃的条香或盘香,以火焰特征鉴别瓶内剩余气体性质。条香或盘香接触洗耳橡胶球吹出的气体后,发生剧烈燃烧并呈现光亮现象,表明瓶内剩余气体为氧气;火焰呈红色发出"噗,噗"轻度爆鸣声,表明瓶内剩余气体为可燃气体;条香或盘香明火遇气熄灭,表明瓶内剩余气体为非可燃或非助燃性气体;气火相遇发出爆鸣声响,或洗耳橡胶球弹离手握而爆破,表明瓶内剩余气体已形成爆鸣性混合气体。

  利用这种方法鉴别瓶内剩余气体的气质,同样会出现鉴别上的错误。例如"氧气瓶"内装的不是氧气而是其他助燃性气体,或"氢气瓶"装的不是氢而是其他可燃性气体,就难以鉴别出来,通过火焰检查即使发现爆鸣性气体,却不知形成爆鸣性气体的另一种气体是何物,除非再行采用仪器或化学分析。国内用快速检气管判别气体性质和量的方法可以采用。

  利用火焰鉴别瓶内剩余气体还有下列危险:

  (一)对于助燃性气体和可燃气体充装站,检查人寰经常在现场作火焰检查,对操作人员本身和车间都是很危险的。万一工作环境的空气与某种气体形成具有爆炸性混合气,遇明火即会发生空间燃烧爆炸。

  (二)在香火管理上失误,顽皮者就有可能拿点燃条香或盘香直接去接触瓶阀侧接嘴进行玩火。万一瓶内是可燃气体或已形成爆鸣气,遇明火气瓶即会发生燃烧,爆鸣甚至爆炸。

  (三)检查人员忘记戴手套,或手握洗耳橡胶球姿势不当,遇爆鸣气可能击痛或击伤手。

  (四)对洗耳橡胶球操作不当,可能把可燃气体或爆鸣气体,误鉴别为非可燃气体或非爆鸣气。

  在检查瓶内剩余气体的气质时,发现瓶内剩余气体为爆鸣气,必须小心地将瓶内气体排尽,并用与瓶内气体不相抵触的氮气或其他工业惰性气体进行置换。然后按上述第一项和第三项要求处理,否则严禁充气。

  对于确认瓶内剩余压力(气体)的气瓶,按上述第三项要求处理,以防该瓶曾做过其它用途。

  这里必须指出,在准备检查剩余压力(气体)时,发现特殊型式的瓶阀,在没有搞清其构造和启闭方法前,严禁检查瓶内剩余压力或取样分析。

  推荐阅读:气瓶充装前的检查第五节


激光喷码机保镖公司沈阳电缆厂
Copyright Power by © ZHUOLU HIGH PRESSURE VESSEL CO., LTD.
弹出咨询里的黑色LOGO
尊敬的客户,有产品咨询服务请您拨涿鹿高压容器有限公司热线,将随时为您服务!
客服热线:18622042946
微信扫一扫,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

24小时电话
18622042946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